-
心理困境源于网络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缅怀起农业时代来了。有文化的人说,那是一个田园牧歌的时代,恬静、安详;没文化的人说,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有失业、没有防盗网、没有他们所不了解的互联网。 但是,那是一个永恒过去的时代,仅供缅怀。其实这样的一种缅怀代表着一种恐惧:世界已经不是那么具体,那么可以掌握的世界了,在你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它都显得那么庞大。网络时代只是一个虚拟空间,但是这个空间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你的头脑所能提供的一切想法都能够在上面得到回应、证实和设计。“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第一次得到了如此具体的实现。不用骑马、不用坐 -
网海中的暗礁 —网瘾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正在日益广泛深入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上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效益和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健康带来了危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染上“网瘾”。 上网的人,在网上可以获得超逾生活的感受,满足他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某些精神需要,如网上游戏中那曲折离奇、悬念百出、紧张而一步步地推向高潮的血腥打斗,给人提供强烈的感官刺激,来弥补生活中的寂寞与空虚;网上聊天,直叙胸怀,没有面对面交谈的压抑与戒备;还有那网吧情人、网上婚恋、黄色网页等等,更易获得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 -
中学生成网虫心理透析
中学生上网做什么?调查表明: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和发E-mail。是什么心理使学生们如此痴迷网络呢?有以下几种心态,值得我们教育者研究: 1、依赖心理和网络成瘾症。青少年是当前“网络一族”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看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虚拟社会,被深深地吸引进去。2、孤独心理和社交恐惧症。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活生生的、有感情的、身体的联系,就容易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健康问题。3、矛盾心理和网络焦虑症。网络无边无际,瞬息万变,青少年期望着能掌握它 -
诱发网瘾的三种因素
华中师大陶宏开教授和宁夏一些教育专家经过探讨后一致认为,主要是三种因素诱发“网瘾”。 陶宏开教授说,不要抱着非常沉重的心情来看待网瘾患者,要相信孩子们会转变过来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有种怕的感觉,怕孩子不上学,怕孩子不成材,由怕生怨、由怨生恨,产生一种情绪的对立。这样对解决问题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父母对孩子有情绪的传染。如果你焦虑的话,孩子会更焦虑。你烦躁,孩子会更烦躁。首先,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 -
给网络开个心理处方
日前,一位中学生的父母来信说,他们的孩子目前正读中学,为了孩子的学习,他们节衣缩食,为孩子买了电脑,然而结果却让他们心痛。因为孩子不但不利用电脑学习,相反却上网聊天,交异性朋友,上黄色网站,玩不健康的游戏。当他们禁止孩子用电脑时,孩子就跑到网吧去玩,并且经常逃课,像着了魔一样没日没夜泡网吧。这名中学生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整天不与父母交流,举止异常。尽管孩子父母采取了包括打骂在内的各种方法,但却无济于事。目前他们焦虑万分,希望有关专家能够帮助他们。 据首都医科大学的一位心理医学专家解释,发生在这名孩子身上 -
上网“网”来的心理障碍
随着电脑的普及,痴迷电脑者比比皆是,伴随电脑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已受到了心理学家、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玩电脑玩出心理毛病,起因在于痴迷电脑者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工作、休息,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境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 该病的典型症状表现: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