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理解和引导青少年的过激言行?
11月1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翟淑华老师受邀做客淄博综合广播FM89《家有儿女》直播节目,和家长朋友们交流怎样理解和引导青少年的一些过激言行? 翟老师结合临床咨询中的实际案例和家长们展开讨论:1、有的高中生住校觉得太受约束,想要自由,… -
从“心”出发 迎接新生——焦虑抑郁康复者出院指南
亲爱的朋友:恭喜你顺利出院!这是康复之路的新起点,出院后更需做好自我管理,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请你和家人留意以下事项:一、药物治疗:康复的“稳定器”1. 严格遵医嘱:绝不能擅自停药、改量。症状消失不代表完全康复,擅自调整易导致病情反复,且后续使治疗更加… -
为情绪找个“出口”
身处医院,反复的检查、对病情的担忧,很容易让焦虑与抑郁情绪加重。但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能找到一些细碎的办法,为情绪“松绑”。可以给自己找一段“医院里的散步时间”。不用走远,就在病区的走廊里慢慢走,或者外出去医院的小花园待上10分钟。走的时候别想太多,专注看… -
不要让节假日带给你压力
“过节本是放松,却比上班还累”——这或许是很多人对节假日的真实感受。心理学中,这种因节日带来的心理负担被称为“节假日心理压力”,它像一层隐形的枷锁,悄悄偷走了节日的快乐。什么是节假日心理压力? 节假日心理压力指人们在假期前后,因应对家庭聚会、节日筹备… -
校园里的“隐形伤口”:愿每个被霸凌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托住
“为什么他们总盯着我?”“我是不是真的很糟糕?”在阳光照不到的校园角落,有些孩子正被霸凌的阴影笼罩。校园霸凌从来不是“小孩子间的玩笑”,它可能是走廊里故意的推搡、课本上恶意的涂鸦,是社交圈里的孤立排挤,也是网络上匿名的恶意攻击。这些伤害像细小的针,扎进… -
出现药物反应后常见的处理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观点:对于大多数中重度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西药治疗是基石,是不可或缺的。中医治疗更多是扮演辅助、协同和补充的角色,旨在“减毒增效”,而不是完全取代西药。第一部分:西药治疗精神疾病的常见副作用西药(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