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几天,有位出院患者面对记者的镜头,所说的那句话:“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这些是护士医生的眼睛。”之后那深深的鞠躬,瞬间让我泪目。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人人都戴上了口罩,刚开始佩戴的时候,感觉想通过对方说话时的口型读懂话语,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除了语言的交流,还有眼神和躯体的动作,在当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记得在校时,老师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护士,你要有一颗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用慎独的精神,贯穿工作的始终。刚参加工作时,我感觉作为一名护士,就是将你本班的工作都准确无误的完成就是合格的。随着深入的学习与体会,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或许你的一个眼神,都会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拉近你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护士的工作有时候是琐碎的,患者的吃喝拉撒都得负责。特别是在精神卫生中心,精神障碍患者大部分都是自己在病区,缺少了家人的陪伴。怎样让患者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这对于每一位护理工作者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学习是最好的老师,或许在你的身边就有学习的好榜样。

的确是这样的,在临床心理二科,作为一名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的孙丽萍护士长,就是通过自己的亲历亲为,将温情传递到每一位患者身边。作为一名护士,我通过日常的工作,看到、听到、感受到,体会、感受、领悟着。
细微之处见真情。疫情期间,医院提供的物资需要发送到每一位患者的手中,期间需要反复的、不厌其烦的说着同样的话语。孙护士长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是笑脸相迎,或许你会说,口罩都遮挡住了面部的表情,怎么能看清楚,通过温柔的话语、通过温暖的眼神,让人听到、看到心里就得劲,就舒服,感觉就像自己的家人一般。疫情期间,病区临时组合,护士长似家人般对待来自两个病区的患者。她发现刘大爷去洗澡时,穿着棉拖鞋,便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是心疼那几块钱,不舍得花钱买新拖鞋。虽说浴室有防滑垫,但是,光着脚增加了跌倒的风险,孙护士长跟大爷解释,说拖鞋是疫情期间院领导为住院患者免费发放的,大爷耳背,护士长便指着鞋号,让大爷确认是否合脚,随即拆开了包装,让他上脚试鞋,大爷感动的说:“护士长,您真的是心细啊,比俺自家的亲闺女还细心。”因为工作人员只有两班轮流值班,吃饭的时间,护士长就会在巡回岗位替班,以保证工作有序进行。顾全大局显担当。工作人员层级的合理搭配,设双岗、无缝隙对接,卫生员岗位、白班护士、夜班护士,工作怎样分配,既能让现有的人员责任明确、岗位清晰,又能体现团队协作,劳逸结合,还要顾及梯队的顺利交接。副护士长孙玲玲,现在处于哺乳期,也积极申请加入第二梯队轮岗,护士长理解她的心情,反复安抚,做通工作后继续坚守在封闭病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希望每个人都尽己所能,努力前行!